无锡市生态环境局202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时间:2021-08-09 16:54 浏览次数: 来源: 无锡市生态环境局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索引号 | 014006702/2022-00360 | 发文日期 | 2021-08-09 | 公开日期 | 2021-08-09 |
文件编号 | — —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
发布机构 | 无锡市生态环境局 | 公开形式 | 网站、文件、政府公报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
有效期 | 长期 | 公开程序 | 部门内部审核后公开 | ||
主题 |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环境监测、保护与治理 | 体裁 | 其他 | ||
关键词 | 污染,生态,保护,治理,太湖治理 | 文件下载 | — — | ||
内容概述 | 今年以来,全市生态环境系统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特别是全市污染防治攻坚大会要求,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协同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经济质量高质量发... |
今年以来,全市生态环境系统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特别是全市污染防治攻坚大会要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协同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经济质量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上半年工作成效
(一)环境质量状况
上半年,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呈好转趋势。
1、环境空气状况。1-6月,全市PM2.5平均浓度31.6微克/立方米,全省第3,同比下降1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80.7%,全省第4,同比上升1个百分点。
2、水环境状况。1-6月,全市71个国省考断面中,优Ⅲ比例85.9%,同比上升9.2个百分点。太湖无锡水域水质总体符合Ⅳ类标准,定类指标总磷浓度为0.057毫克/升,同比下降16.2%;氨氮和化学需氧量达到Ⅰ类标准;高锰酸盐达到Ⅱ类标准;总氮作为单独评价指标,浓度为1.54毫克/升,达到Ⅴ类标准;综合营养状态指数54.3,水体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
(二)重点工作进展及成效
1、坚持源头治理,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以组织实施重点工程、重大项目为抓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
聚焦双控双减。深入推进“点位长”制,出台《无锡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乡镇(街道)点位长评价细则(试行)》,对排名落后的乡镇(街道)进行约谈和帮扶,进一步压实责任。下达两批共17431个年度工程项目,截至目前共完成12739个。对全市15个涉VOCs产业集群开展整治,目前已完成11个。积极推进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清洁原料替代工作,全省首个源头治理现场会在无锡召开。深入开展移动源污染防治,上半年已淘汰11625辆高排放车辆。严格降尘考核,协力打造“最干净城市”。开展餐饮油烟、汽车维修行业专项整治。深入开展烟花爆竹禁放,禁放范围在去年基础上扩大6倍。
聚焦系统治水。排定5大类1600个重点工程项目,目前完成312个。配合开展新一轮552条河道环境综合整治水质达标攻坚行动,建立定期监测机制。落实断面达标精细化管理,完善“断面长”制,针对一些达标优势不明显的断面,向相关地区发出预警函。全面开展问题断面溯源分析,通过督办、约谈、抄告等多种形式推进断面达标。启动汛前水环境专项检查,开展支流支浜清理、污水处理厂检查、排涝泵站检查等专项行动。紧紧围绕滆湖周边断面水质达标,开展养殖尾水专项整治,宜兴市整治面积不低于1万亩。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排定全市600个新改建任务,目前已完工176个;组织开展了565个已建设施“回头看”行动,对排查出的25个问题,建立清单并制定整改计划,提高设施正常运行率。
聚焦精准治土。在省内率先制定下发《无锡市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从业单位工作质量评价办法》,规范从业单位调查工作。上半年,全市累计组织开展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评审108个,比上年同期多28个。强化土壤环境监管和源头管控,对全市纳入排污许可重点管理的相关行业企业进行全面梳理,结合企业用地调查工作成果,初步排定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639家。对全市2017-2020年关闭退出的887化工生产企业进行全面摸排,61个涉及土地使用权收回需要开展地块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已完成45个。
2、坚持标本兼治,努力实现太湖更高水平“两个确保”。坚持“内源减负、外源减量”,在持续改善太湖无锡水域水质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两个确保”。3月1日提前启动今年太湖安全度夏工作,统筹协调做好打捞队伍组建、完善各类藻水处理设施检修维护、陈藻应急堆放池清库等蓝藻(水草)打捞处置准备工作。排定2021年太湖治理重点工程项目10大类757项工程,214项已完成。重点对太湖湖体、饮用水源地、主要出入湖河流、调水通道等重要水体的水情藻情开展监测预警。构建太湖应急防控信息通道,集成天气预报、卫星遥感监测专报,供水安全信息,巡查情况,蓝藻打捞处置情况等信息,打造“大数据+”新局面。开展293条入湖河流一级支浜“消劣奔Ⅲ”工作,进行梳理摸排,确定清单。牵头组织实施梅梁湖生态修复试验示范工程,构建“水下森林”。
3、坚持问题导向,有效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快对省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调度会上通报问题的整改,全面排查,举一反三,狠抓落实。细化整改措施,采取局长挂钩、牵头领办的形式,推动突出问题解决。开展“源头治理、夏季攻坚” VOCs减排、建筑工地、断面达标等九大专项执法行动,实行全员执法,交叉执法、提级执法,对发现的违法行为绝不姑息迁就。上半年,全市共下达行政处罚决定733件,同比上升33.3%,行政处罚金额9793万元,同比上升79.8%。长江经济带省级警示片披露1项问题已完成整改。做好新一轮中央(省)环保督察前期准备,牵头开展中央(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情况“回头看”核查工作,共核查反馈问题64项,信访问题1377项,发现80项整改不到位问题。
4、坚持底线思维,扎实推进环境安全风险防范。对520家重点风险单位开展集中排查整治,发现环境类隐患1085个,已完成整改468个,涉及其他部门安全隐患移交率100%。推广危险废物全生命周期监控系统,提升危废监管覆盖面和信息化水平。制定出台《企业危险废物管理分级分类履职清单》和《危废产生、处置利用单位日常检查清单》,推进监管标准化、清单化,压实企业主体责任。从严加强放射源全过程监控监管,健全涉源单位双随机抽查监管机制,落实废旧源定期排查制度。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污染防治设施排查整治。积极推进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防范体系建设。加快推进现有及取消定位的化工园区(集中区)、涉危涉重工业园区“企业-园区-周边敏感目标”三级防控体系建设,5个园区中1个已经完成,其它4个方案正在编制中。
5、坚持党建引领,着力打造生态环境铁军。以党史教育为动力,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提升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局中心组坚持带着责任、带着感情深化学习,读原着、学原文、悟原理。邀请专家专题宣讲,以微信形式每日推送党史知识天天学,开展党史知识竞赛、以“青春向党守初心,治污攻坚建新功”为主题的党史学习教育暨生态环境青年论坛等活动。将开展活动与“我为群众办实事”相结合,把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具体步骤。以市委巡察为契机,严守党风廉政高压线,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加强生态环境系统队伍规范化、专业化建设。实施“局队合一”的模式,打通人员身份壁障,推进市生态环境局系统的横向和纵向交流,干部“多向交流或轮岗”,推进关键重点岗位干部有序交流。
二、上半年工作亮点
抢抓太湖湾科创带建设重大机遇,排定6大类31项生态环境领域年度重点建设项目。成功承办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协作小组第一次工作会议。探索丰富无锡市臭氧污染防治“123”工作法,强化一群一网一团队建设,发布两库两信两平台,实现人防到技防、末端到源头、粗放到精细三转变。投资1.16亿元建设综合性大气环境污染立体监测系统。制定贯彻落实《排污许可管理条例》“七大行动”,计划用三年左右时间,在全市四万多家企业开展“万家企业学条例”、“排污许可管理一企一册”等行动,强化排污许可与环评、总量、监测、执法等制度联动。推进城乡有机废弃物示范区建设,形成《无锡市环太湖城乡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摸底调查报告(初稿)》,6个工程项目已完成5项。创新举办“创投无锡”金融路演环保产业链专场,为环保企业、金融机构面对面交流搭建平台。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无锡项目顺利通过国家综合验收,连续三年收到生态环境部的“感谢信”。在全省创新实施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储备基地制度,做好创建梯队建设。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
关闭窗口